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。在波塘镇南垌村就有这么一个人,他敢想敢干,不怕苦、不怕脏,依靠党的惠民政策和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,他就是波塘镇南垌村脱贫户蒲勇材。
近日,记者在波塘镇南垌村看到,蒲勇材一边砍着竹子,一边看着山坡上的一头头牛正津津有味咀嚼着新鲜的竹子,“哞哞哞”的叫声此起彼伏,仿佛在唱响脱贫致富的乐曲。
波塘镇南垌村脱贫户 蒲勇材:“(没脱贫之前)比较困难,几个小孩读书,母亲常年患病,老婆的身体也不是很好。”
2015年,蒲勇材通过精准识别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并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帮助下开启了自己的肉牛养殖之路。
波塘镇南垌村脱贫户 蒲勇材:“平时会经常来问我养牛的情况,我就如实回答,说到养牛的资金有问题,周秀伟就通知我到信用社去办理手续,就得到了无息贷款。”
在养殖初期,由于没有经验、技术欠缺,蒲勇材付出了一定的代价,他认识到掌握技术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的重要性,便积极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,向有养殖技术的朋友请教,摸索养牛技术。渐渐地,他的养牛事业有了起色,收入颇为可观,并在2017年顺利实现了脱贫。
波塘镇南垌村村党支部副书记、帮扶联系人 周秀伟:“他自己也喜欢养,决心也比较大吗,(而且)政府也有补贴,效益又高。我是作为他的责任帮扶人,我在政策落实方面和资金、小额信贷方面,我都积极帮他争取。”
2020年,蒲勇材主动还清了2016年贷的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后,又重新贷了4万元扩大养牛规模,养殖数量从6头牛增加到了现在的22头牛,发展前景越来越好,他致富的脚步也迈得越来越坚实。
波塘镇南垌村脱贫户 蒲勇材:“生活比以前好很多,国家帮助了我很多,我永远不会忘记国家,感谢共产党对我各方面的支持,资金(方面)的支持,(小孩)学业补贴的支持,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。”
现如今,蒲勇材除了养殖肉牛外,还积极发展苗圃产业,种植了1.5亩果树苗。他告诉记者,孩子读书有教育政策补贴、产业发展有奔头,小日子也越过越“牛”,谈起今后的发展,他信心满满。
波塘镇南垌村脱贫户 蒲勇材:“现在主要是养牛为主,(养牛收入一年)有十几万左右。下一步继续养多点(牛),换小一点不同的品种,再买些杂交的牛、利木赞牛和西门塔尔牛等,争取养到100头牛。”
记者 吴杰彬、卢文华 报道
编辑:罗仙仙